黄金变了 还是世界变了? |
同样,我们还看到这样的说法:民国初年,在中国内地5两黄金可以买一个四合院,但是现在拿一公斤黄金换成人民币,可能连间厕所都买不到。所以,要对抗通货膨胀,黄金不如房产。但我认为,这样的类比并不妥当。今天中国的城市房价,根本不是单纯的通货膨胀的结果。今天中国的城市,尤其一线城市的房子,是一种很特殊的商品。 那么,今天到底该如何理解黄金的价值?我的观点是,从长期看,黄金并不是对抗通胀的良好工具。只有在经济面临极端风险,或者通胀非常严重的情况下,黄金的避险、保值功能才会非常明显。在“温水煮青蛙”式的长期缓慢的通胀情况下,黄金与普通大宗商品的价格曲线,最终走向一致。 解放观点:这次黄金暴跌,离不开全球经济复苏这个大背景。这里面透出哪些信号? 杨长江:全球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应该说已经开始缓慢复苏。但隐忧也不少,比如新兴经济体并没有达到预期中的增长,欧洲经济仍然不稳定,还是有爆发危机的可能。但就正常情况而言,这么大的金融危机,很多年才会遇到一次。短期内,那种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导致崩溃的系统性风险,再次爆发的可能性已经大大降低了。风险远去,金价下调,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好比雨过天将晴,现在快到了该把伞收起来的时候。国际金价的下跌,并不意味着黄金的避险属性被破坏了,它只是反映全球经济所面临的极端风险已经下降了。 解放观点:一面是金价下跌,一面是呼吁重回金本位制的声音不绝于耳。这种矛盾的现象,该如何理解? 杨长江:始终有些人坚持要回归金本位制。这种声音自1982年金本位制崩溃后,就没有断过。我的看法是,绝无可能。有一句诗说明问题,“不问苍生问鬼神”。苍生,是现实的经济发展需要。鬼神,是若干年的地质作用,鬼斧神工的力量。受自然条件影响,黄金的供给是有限的。但是经济越发展,对货币的需求量越大。从历史来看,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始终不可调和。当经济发展没有那么快的时候,或许还能勉强对付。只要经济发展一快,黄金供给不足的弊病就暴露无遗。由此会带来长期的通货紧缩,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当年尚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如今经济总量发展到这般水平,要解决更不可能。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今天黄金就不重要了,或纸币脱离黄金发行就没问题了。批评者的观点也不无道理,脱离了金本位制,导致纸币发行变得没有制约,酿成严重泡沫。所以,这也提醒人们,尽管现在全球金融市场的极端风险已经消除,但是高通胀卷土重来并非没有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