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炒金公司陷入瘫痪 贵金属类期货交易纷争不断 |
厦,开设了上海分公司。昨天下午,上证报记者来到金茂时尚生活中心(金茂大厦裙楼),一位安保人员指向2楼一间正在装修的店铺表示:“恒泰大通黄金理财中心原先就在这个位置。搬离此地已近1年。”而商场的多个指示牌也已遍寻不着“恒泰大通”的印记。 据称,这家店最初开业时还是挺热闹的。2012年3月,恒泰大通还在上海南京西路开设了一家黄金理财中心,记者了解到目前这家理财中心也已关门歇业。 记者试图联系恒泰大通上海分公司总经理蔡英妮,电话拨通后被号码主人告知:“你找错人了。” “恒泰大通在店铺里看似展示销售实物黄金、白银产品,实则是吸引客户从事金银产品的网上预付款交易。”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其保证金杠杆在5-50 倍。这一说法在恒泰大通以往发布的资料中也得到了证实,其号称为客户搭建了一个可在互联网上24小时交易黄金和白银的平台。 官司缠身 京衡律师集团事务所上海分所律师郝大海,代理了多起投资者起诉恒泰大通的民事案件。郝大海告诉记者,去年一例胜诉的案件中,一审和二审法院均认定,恒泰大通的集中交易、保证金制度行为为变相期货交易。因该公司无经营期货交易业务的资质,据此判决恒泰大通与投资者之间签订的合同无效,判令其返还投资者 30余万元,目前该案件已经执行完毕。 郝大海说,另一起投资者起诉恒泰大通的案件将于本月22日在上海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开庭,恒泰大通方面已经接到了传票并提出了管辖权异议。 郝大海向记者透露,目前司法机关仅通过个别民事判决认定恒泰大通的交易模式为变相期货交易,投资者向行政监管部门和公安机关举报该交易模式涉嫌违法,均无法得到有效的回应。 当然民事诉讼的结果也不全尽如人意,曾有投资者以恒泰大通在交易软件中做手脚为由状告其欺诈,然而相关法院因投资者证据不足最终未支持其诉讼请求。 地下炒金风险 “1万元做100万的生意”,以少博大,这种类期货的操作,恒泰大通或不是第一例,也可能不是最后一例。 记者对像素小区中男子提供的“中色贵金属”进行查询,发现并没有这样一个公司,只是有一个“中色贵金属高返佣招全国一级代理商”,地址留的是“鄂尔多斯-东胜”。 一业内人士介绍,2003年以来,黄金投资迎来了“黄金十年”,国内地下炒金盛行,其中不乏以少博大的类期货的操作。上海证券报曾以《疯狂的金子危险的雷区:250亿资金对赌地下炒金》进行深入报道。 一位媒体朋友诉苦,有一次参加期货会议留下一张名片,之后每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