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登上3000美元大关指日可待? |
8月2日,争论的焦点话题美国债务上限问题暂时落幕,欧债违约问题又再度上演。面对两股“飓风”肆意扫荡着全球的金融市场,黄金因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了各国投资者心中的避风港。 除此之外,“把钱存入银行”也成为了时下美国投资者避险的时尚选择。 避险!避险!资金何处避险? 无惧高收费资金逃入银行 尽管美债上限在大限之日涉险过关,美国三大股指却不领情,出现不同程度地暴跌。 8月4日,道琼斯指数暴跌512.76点,大幅下挫4.31%;纳斯达克暴跌超5个百分点;标准普尔下跌4.78%。 资本市场暴跌,投资者更是恐慌!一边高呼着“避险!避险!”的同时,一边立马将资金存入银行。投资者的避险情绪已到了无比高涨的地步了,宁愿忍受银行的低息,也不愿将资金投放至股票市场和衍生品市场。 据数据显示,截至7月20日,美国所有商业银行存款数据已达82700.87亿美元,尽管较7月13日下降了0.46个百分点,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了6.33个百分点。 而另一方面,个人储蓄则从美国消费者的角度更细致地反映其寻求避险的心理。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发现,目前美国的个人储蓄呈现出持续扩大的趋势。2011年5月,个人储蓄达到5911亿美元,较4月份增长5%。而对比2007年,在次贷危机爆发之前,其个人储蓄月平均增速平均仅为2.06个百分点。时间仅仅经历三年,个人储蓄增速已扩大一倍有多。 另外,从个人储蓄与美国股市的反应来看,两者存在着较大的负相关性。市场的暴跌必然带动恐慌资金疯狂出逃资本市场,躲进银行避险,这在历史上已屡见不鲜。 而存款的暴增,已迫使个别银行对大额存款账户收费。 报道称,纽约梅隆银行对于平均存款额超过5000万美元的账户,将对超出部分收取0.13%的年费,如果短期国债收益率出现负值,还将收取额外费用。而且,纽约梅隆银行在致客户的一封信中也表示,目前“异乎寻常的存款”迫使该行必须通过收费来保障其资产负债表的 “质量和实力”。据悉,目前还没有一家银行表示将效仿纽约梅隆银行。 该报道同时解释了纽约梅隆银行出此规则的背景,因最近几周在美国国会和白宫就提高国家债务上限的协议陷入胶着状态之时,潮水般的现金存款涌向各家银行。 资金蹿入“避风港”黄金市场 部分资金蹿入银行或只能暂时缓解暴跌恐慌,而更安全的则是逃入黄金市场。截至8月5日,黄金价格已从7月4日的1479.44美元/盎司,一度涨至1684.9美元/盎司,时隔仅一个月,黄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