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金收藏看时代变迁 |
发布日期:09-09-21 08:37:17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金融投资报 作者: |
很小的时候,常常住在外婆家。外婆家在南市一个石库门楼上,有二大间。据母亲说,以前这个石库门整个一栋楼都是外公用三根金条顶下来的。后来,解放以后,楼下以及上面的几个前后厢房才被他人从短租到长租,最后成为他人的房了。虽然这是历史的原因,但也可见当时黄金的价值。 外婆家有许多大小“黄鱼”,家中的物品发着“金光”的也不少。外婆常常说:“家有黄货,心中不慌”。小时候我并不知道其含义。后来,母亲告诉我,解放前,上海的物价飞涨,在十万、百万钞票当草纸年代,幸亏家中有几个金饰品,才让一家十几口人渡过难关。所以,家境好时,外婆就忙着藏金。就是为了让一家人心中不慌,过上太太平平的日子。 但真的有了“黄货”,心中不慌吗?母亲告诉我,文革时,家里的“黄货”却让外公整天不安。终于,在一个深夜,外公把家中的所有“黄货”打成一个包,丢到了离家二站路远的垃圾桶里去了。从此以后,外公就像卸了包裹。但外公不知道,外婆棋高一着,早就把几个戒指、金手镯悄悄地缝在几个孩子的衣服里。所以,我母亲和几个阿姨结婚,都带来了外婆私藏的黄货。可见,在哪个特定时期,黄货反而是许多人心中的“石头”。 随着改革开放,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买金投资保值,买金装饰自己。从藏金防灾、通货贬值,到丢金避灾,到现在买金投资保值,无论是人们的观念,还是人们买金藏金的动机,都出现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正是我们国家六十年来巨大变化的缩影。 母亲现在也在买金,母亲的买金目的,同许多人一样,就是投资保值。母亲之所以选择买金投资,买金保值,也许就是其根深蒂固的黄金情结。也就是“家有黄货,心中不慌”。不过,我也时时提醒母亲,在如今的时代,投资黄金,并不能买了就可睡大觉的。既然是投资,就有风险。所以也是要选择好时机,选择好价位,见机行事。 随着民富国强,黄金的市场功能也在发生着变化,不仅用于金融避险,还成为了时下最热的投资品种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