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凤祥”被查 记者揭秘广东金价“定价准则” |
超过了本次“上海事件中”的差异:不能低于或高于行业中间价的3%。 在北京路、东山口附近的黄金超市中,千足金价普遍在310~320元每克的区间,而在部分商场,千足金价依然高达325~340元每克;海珠区的一些商家上周末做促销活动,价格在300元附近位置徘徊。如果算上“工费”,广州千足金首饰的价格差异就更大,记者在王府井、广州百货等商场了解到,同样一只公仔吊坠,香港名牌首饰的“工费”多达65元~100元每克,而本地一般品牌的却只有8~20元每克。 不过,记者从几家广州商家处了解到:之所以价格差异被拉大,源于今年4月以来的黄金价格暴跌,很多企业扛不住成本压力,不得打折促销,拉低了广州的整体市场价格,也拉开了价格距离。 记者揭秘 广东推“价费分离”但不强制定价 记者采访广东省金银首饰商会得知,广东省是全国的珠宝产业中心,会员之间确实也有一份“行业自律准则”,旨在规范行业经营、避免恶性竞争。 自律准则:没有任何强制作用 具体内容是:千足金首饰价格应在原材料成本价格的125%~135%的区间;比如昨天的国内现货黄金价格约为260元每克,那么广州首饰价格应在325元到351元之间浮动。但很显然,昨日很多商家的实际定价已“跌”破这个幅度。 不过,该协会主席甄伟钢介绍说,与本次事件中的“上海协约”相比,广东协会的“准则”没有任何强制作用,会员如果不遵守,协会也不可能对其进行惩罚。本次事件中“上海协约”,被传只是几家企业的行为;而广东行业协会的“准则”,则是对上千家企业都生效的,具有广泛性,涉及“价格垄断”的嫌疑不大。 另外,广东市场是全国最早推行“价费分离”机制的城市,2005年开始,广东商家已全面推行千足金首饰价格与工费分离标价的方法;比如当日商场某品牌的千足金价格318元每克,但其各类首饰的价格工费差异可能达到上百元。 顾客质疑:“价”都是企业主观定价 不过,记者采访了广百、天河城的一些顾客,多数人都认为:对比香港、北京的价格,广州的千足金首饰一向价格过高。家住海珠区的王阿姨说:“协约”也罢,“准则”也罢,都是有利于商家多赚钱的,并没有站在顾客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记者从诸多业内人士处了解到,所谓的“价费分离”制度,对于杜绝定价猫腻、打破垄断协约并不是太有效。对“工费”有差异,多数市民是可以理解的。但听上去光明正大的“价”,实际猫腻众多,是企业的主观定价,既不是上海黄金交易所的现货黄金价格,也不是国际黄金期货的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