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已成为国内证券期货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窗口。
继去年11月原油期货国际平台在上海自贸区成立后,上海黄金交易所(下称“金交所”)也计划今年上半年在自贸区内启动黄金国际板,并将采用人民币结算。不仅如此,借助上海自贸区,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也在加快。
黄金国际板或上半年启动
金交所副总经理宋钰勤近日透露,上海金交所计划今年上半年在上海自贸区内启动黄金国际板,以吸引海外资本投资中国黄金市场,黄金国际板的合约将以人民币计价。
事实上,此前已有多家外资行参与到金交所的交易中。金交所于去年11月25日起上线银行间黄金询价掉期交易品种。经金交所核准的银行间黄金询价业务掉期品种准入机构可通过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交易系统以双边询价方式进行黄金掉期交易,并通过金交所进行清算与交割。
值得注意的是,金交所银行间黄金询价掉期交易准入机构共有20家,除了工、农、中、建四大行、12家中小型银行之外,还包括四家外资行,四家外资银行分别是汇丰银行(中国)、渣打银行(中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银行(中国)、大华银行(中国)。
金交所数据显示,2013年全年,黄金产品成交量达到1161万千克,约1.161万吨,成交金额达到32133亿元,均大幅增长。
除了即将推出黄金交易国际板之外,此前挂牌的原油期货国际平台也被认为是国内大宗商品交易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虽然原油期货的具体结算货币尚未定论,但采用人民币结算的呼声依然很高。
“原油和黄金作为大宗商品领域最重要的品种,如采用人民币结算有助于提升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但初期可能面临来自成交量的压力,主要是因为国际原油和黄金市场目前仍以美元结算为主。”一位外资行分析师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至于我国原油期货结算货币政策的选择,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张国宝此前撰文指出,以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应该有成功的可能。
除了结算货币之外,原油期货合约的设计突出“国际平台、净价交易、保税交割”的原则,即原油期货的交割价格为不含关税、增值税等税费的净价,与国际石油贸易惯例一致。
人民币跨境结算增长迅速
随着人民币跨境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去年4月,央行已经正式批复渤商所作为全国首家现货商品跨境交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平台。去年12月,渤海商品交易所宣布,境内外企业可以通过渤商所平台买卖现货商品,并以人民币结算进出口,首批跨境交易品种为铁矿石与天然橡胶,这标志着人民币跨境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