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进口连跌仨月 大额顺差或再现 |
使国内市场钢材价格由升转降,加上钢材生产成本上升,部分企业效益明显下滑,有的甚至亏损并开始减产。” 中钢协通过对78户大中型企业进行统计,6月末企业钢材库存1030.11万吨,比年初增加290.47万吨,增长39.27%。 徐向春说,库存的压力源自钢铁产量的增长已经远远超出下游需求增长的幅度。 根据中钢协上述报告,今年初,市场对铁矿石价格上涨引发钢材价格上升的预期过高,以致上半年,中国的粗钢产量同比增长超过20%,相当于年产粗钢6.5亿吨的水平。 反观下游,其需求增幅却呈现放缓趋势。金融危机后,政府经济刺激计划的逐步退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以及新开工项目的增幅开始回落,使得中国的粗钢表观消费量近几个月的增幅持续放缓,这一指标已经从1月的同比增长27.4%逆转为6月份的下降1.14%。 贸易商暂停囤矿 在钢企“二次去库存化”的同时,高昂的铁矿石价格也制约了中国钢厂的采购积极性。 由于延续多年的铁矿石年度定价机制被季度定价模式所取代,经过连续两个季度的定价上调,铁矿石的到岸价在4月左右一度达到190美元/吨。相应而言,中国钢产品的价格却未能同步提升。 前述沙钢集团人士说,在利润受挤压的情况下,大部分钢厂暂缓了进口采购,大钢厂们仅仅保留了长协矿的进口。实际上,由于2009年中国进口商对铁矿石的超量进口,钢厂手中仍有为数不少的库存储备。 与此同时,一度高涨的贸易商采购活动,大部分已经暂停。 广东一家为广钢集团提供铁矿石进口支持的贸易商于8月4日告诉记者,由于钢厂减少采购,铁矿石的现货价格从4月的190美元/吨,持续下跌至当前的130美元/吨左右,此种行情下,贸易商几乎已经悉数退场。“我们目前仅根据钢厂的刚性需求来确定进口量,不会再多进口一吨。”该人士说。 在这一背景下,部分钢厂考虑用相对便宜的国产矿来作补充。根据中钢协刚刚发布的数据,上半年国产矿原矿产量为4.85亿吨,同比增长28%。 徐向春提醒,国产矿虽有一定的替代补充作用,但其品位较低,且业界对国产矿有关生产数据的真实性亦存质疑,因而不应对国产矿的替补作用抱太高期望。 他预计,中国7、8月份的铁矿石进口量仍然会维持6月前后的不足5000万吨的低水平。但预计到四季度,就将因为铁矿石的库存消耗过大,需要重新启动进口。 沙钢集团人士也指出,钢铁业的“二次去库存化”预计将在10月底左右结束,届时铁矿石进口或稍有恢复。这一判断的另一个论据在于,三季度的铁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