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黄金价格将以需求为主导 |
黄金是一种奇异的矿产,一旦被开采出来,便几乎不再消失。它供应的变化仅是储存形式上的改变,或躺在央行的金库里,或躺在女士的首饰盒里,或躺在海洋深处的沉船里,缺乏工业用途是其一个基本特点,这是分析黄金与其他自然资源的差异。黄金市场的规模不大,现时已知悉的地上存金量约为16.6万吨,已确认之地下存金量约为2.6万吨,黄金的产量每年维持于2000至2500吨,由于很多产金大国如南非等近年蕴藏量已接近枯竭,加上开采成本越来越高,生产过程复杂漫长,生产量非常稳定等原因,黄金的供应弹性很低。因此,金价主要是需求面主导。 在现实生活里黄金扮演着三种角色。 第一是一种商品,价格受实质供求影响。黄金的实质用途就是用作珠宝饰物,需求主要来自中印两大新兴市场。第二是投资品,黄金是没有利息、股息或租金回报的。黄金的投资收益全来自于资产价格变动,投机味道较浓。黄金“无息”和“贮存成本”正是此投资品种的最大不利因素,因此利率上涨与金价一般成反比。第三作为一种储备,指黄金作为央行的外汇储备。黄金作为外汇储备起源于19世纪中期盛行的金本位制度,当时各国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货币之间的汇率即由它们的货币价值决定。金本位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被美元本位取代,各央行于20世纪九十年代大量抛售手上黄金,但不少央行仍继续持有黄金。金融海啸期间,不少人担心美元地位被动摇,对金价构成支持,这也是黄金的“避”功能。 从黄金市场来看,近年金价以需求面主导,特别是投资需求的主导。1979年投资需求在总黄金需求中比重高达53%,今天只占26%;黄金和金矿股于1981年高通胀期占全球资产总值26%,今天只占1%,表示目前投资需求走高的空间还是挺大。黄金主要用来对冲两种风险:通胀(货币贬值)和危机(如经济衰退和战争等),这也是分析黄金投资需求的两条主线。欧美的量化宽松预示着其货币会持续贬值,美元与黄金价格趋势自1985年至今均呈反向波动关系,相关系数为-0.3291。在过去10年间金价每年平均上升18.3%,与美元转弱因素的刺激密不可分。 美元是全球最大的储备货币,美元愈发不值钱,坐拥庞大外汇储备的国家如中国等亟需分散风险,许多都行动起来采购黄金。目前中国内地、俄罗斯、印度、中国台湾、中国香港、韩国、巴西和新加坡这些新兴国家或地区央行持有的黄金储备比重平均低于3%。中国和日本的外汇储备中黄金仅占1.6%和2.5%。比起美国的70%和德国的66%,亚洲储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