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五周年 曙光犹未现 |
格走势出现分离。到2010年初,股市和国债价格回归了正常的正相关关系。
2011年期间,国债价格扮演了避险资产的角色,商品价格开始走低。而有趣的是,股市同样成为了一个良好的投资产品,并启动了一波牛市。 在这五年中,美元与商品并未脱离传统意义上的负相关关系。美元在2011年春季触及底部,而商品价格则在同时触顶。 无论在通胀还是反通胀期间,商品价格走高对股市都产生负面影响,但在2008年存在通缩威胁的期间并不一定是如此。在通缩时期,商品价格走高基本上有利于股市。商品价格下滑(或是持平)同样可能有利于股市,因其创造了反通胀影响,就如2011年时期一般。在商品价格崩盘的时期,股市将受到负面冲击,因为原本有利的反通胀变为了有害的通缩。除了国债收益率(走低了近70%)外,其他所有资产品种,包括美元与2007年危机开始时相比,都呈现了相同的对应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