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年,黄金是一个很彻底的熊市行情,尤其是今年,价格不断“挑战”所谓的开采成本线。但是,即便已经跌到接近成本线了,有些专家还是不给黄金面子,认为还会继续大跌。
是否会继续大跌,要等时间去检验。对任何投资品种的后市预测,最大的风险就在于,它往往会被时间证明为一个笑柄。但是黄金似乎不一样,它历来有“保值”一说,加上所谓的开采成本线,所以更多的专家认为,底部已经十分接近,现在投资黄金,或许是个不错的时机对于黄金来说,长期看多比看空的风险要小一些。
最近,好多银行也突然推出了新型的黄金投资项目。它以账户金的形式买入,最低可以是1克,也可以是一定的金额,还可以像开放式基金一样进行定投;投资一段时间之后,你可以直接在账户里卖出,也可以去银行提取现货。跟以往的纸黄金相比,增加了提现的功能,降低了投资门槛,或者说增加了“强制储蓄”的功能。
从一款理财产品的设计角度来说,这样的特点算不上新。把这些特点糅合在黄金这个品种上,也更加容易让大妈们接受。可能是产品开发单位为了让该产品有更多的拥趸,他们在介绍完产品特点之后,加上了“黄金具有保值功能”这样一句促销语句,就让人觉得有误导的嫌疑了。
我不知道“黄金有保值功能”这句话诞生于何时,也不知道是谁最早说的,但的确大部分人是认可了这个判断的。于是“乱世买金”,或者钱多了买点黄金存起来,成了很多人的选择,家里有多少黄金,当然也就成了贫富的衡量标准。
放在历史的长河里,黄金是否保值,我们不去评判它。但是至少,在大众追求的是“短平快”这样的投资理念的时候,这样的判断会误导很多人。
如果你5年前手中有一笔钱,你感觉到货币不断在贬值,你想着要让货币保值,于是,你毫不犹豫地把钱都换成了黄金,那么现在,你是什么样的一种感受?这画面,我不敢想象。这5年时间,黄金价格跌了近一半,还不算变现时的额外费用。总之,放在5年这一的一个周期里,黄金的保值功能无从说起。
那么,下一个5年呢?谁敢肯定它不会是上一个5年的翻版。
黄金,如果不拿“保值”说事,它其实是一种比较好的投资产品。
首先,黄金的价格很难被操控,它不像一只股票,你买入之后,决定你的资产是否安全的,很可能是该公司的某个股东的一次意外行为,或者是该公司的一位高管的一个决策,又或者是某个政策的“节外生枝”。黄金是全球化的报价,很难有个人能操控它的价格,所以,它是一个相对公平的游戏。
其次,黄金投资品种多,选择余地大,多空都可以交易,T+0买卖,不存在“黄金灾”的说法,只要你判断对了方向,你盈利的机会就很多。
最后,你买入黄金之后,你感觉对它的价格无法把握,不想玩了,也好办,把它变成现货黄金,戴在脖子上,你也是一个“土豪金”。
所以,只要你不抱着“保值”的心态去投资黄金,你会发现,它是很可爱的一种投资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