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黄金价格跌跌不休。但黄金的魅力并没有因此而黯然失色。今年,中国将超越印度成为第一大黄金消费国。中国“大妈”一词也因此成为英文单词,这也显示出中国民众对于黄金的热爱和痴迷。事实上,即使在全球范围内,黄金仍然是一种充满诱惑力的金属。人类对这种金灿灿的金属的迷恋最早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黄金工艺饰品已经有6000年历史。
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对黄金的痴迷,人们的“黄金情结”甚至已经不再局限于黄金这种金属,而是扩展到了所有金灿灿的东西,“土豪金”一词横空出世。
两年前,为了研究人类对黄金的特殊情结,美国著名作家马修·哈特开始探索黄金的世界。他到过撒哈拉沙漠中盛产黄金的国家,采访过全球最著名的黄金巨头,还差点进入神秘的伦敦黄金市场交易室。现在他将这些经历著书出版,讲述黄金背后的精彩故事。
黄金价格怎么定?
人们迷恋黄金并非本能
而是世代相传的集体记忆
1972年,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出土了一个黄金面具。据考古学家推断,这个纯金面具可能属于公元前5世纪在位的色雷斯王。有人将它与埃及的“图坦卡蒙黄金面具”和来自希腊的“阿枷门农黄金面具”并称为“世界三大面具”。然而马修?哈特认为,这类工艺饰品虽然极其精美,但却几乎没有什么实用性。这就引出了疑问-为什么当时的人们还要制作呢?
曾经有说法认为,人类对这种会放光的金属有着一种天然的占有欲。但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专门研究黄金历史的经济学家罗伊·加斯特拉姆认为,人类对黄金确实有着超越理智的迷恋,但这并非出自天生的本能,而是可能与某种集体记忆有关。通俗来说,人们爱黄金,是因为人类一直爱黄金。
伴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到来,黄金价格暴涨,3年中从每盎司800美元涨至最高点每盎司近1900美元。黄金的涨势刺激了前所未有的全球黄金开采、勘探热潮,规模甚至超过19世纪的淘金热。即使自今年4月以来黄金价格出现暴跌,也无法消除各国对黄金的需求。但这样的暴跌也确实引起了对黄金价格的质疑-黄金的价格为何会波动?有谁在背后人为操纵吗?
伦敦黄金定价系统
由五大银行(行情 专区)操作
每个工作日的上午10点30分,伦敦汇丰银行贵金属交易室的一名黄金交易员会拿起电话,拨打一条固定专线,与其他四家银行的黄金交易员取得联系。这5个人都是伦敦黄金定价系统的成员,也是负责为全球黄金设定价格的人。
“人们在很多地方都能买到黄金,”伦敦人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