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做市商制度呼声再起 |
直较高的询价交易及做市商制度。 与撮合交易按时间优先、报价优先逐笔交易不同,询价交易以双边授信为基础,通过双方自主报价,协商成交。做市商还将承担双边报价,并按买卖报价接盘投资者的买卖交易,做市商承担中央对手方的风险。 在标的交易物走势波动幅度加大的情况下,做市商制度一般认为会比撮合交易更能平滑投资者的交易风险,至少不用担心买卖无法达成。 事实上,以工行的数据来看,国内以黄金为主的贵金属投资近几年增长堪称光速。2009年该行贵金属业务量只有千余吨规模,2010年是2.4万吨,增长达到24倍,2011年交易量则是超过16万吨,涨幅超过500%。 另外,不少受访人士也认为,随着各地贵金属交易所的清理整顿,之前地下炒金逐渐回归银行和金交所体系,也需要金交所的交易机制更加灵活。 去年5月开始,作为做市商的前奏,上海金交所已低调地开始了黄金的询价交易,银行等机构可以在询价交易系统协商报价。不过目前的交易量并不大,每月的交易量在10至20吨的规模,以机构投资者为主。 且蒋舒提醒,投资者不能认为做市商制度能完全规避市场波动的风险,预防风险还是需要投资者对市场的判断。做市商制度下,投资者选择最优报价可能需要在多家银行开设多个账户,对多家银行的报价进行比较,这对目前习惯在一家银行开户的做法是不小的挑战,做市商制度还有不小的挑战。 据了解,虽然目前业内对做市商最终是由交易所还是银行来承担尚存分歧,但大型银行一直在进行黄金做市商交易方面的准备,比如先开始启动双边报价,再观察市场的交易量及流动性状况,进行双边买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