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投资现“盘中盘”交易 灰色地带难追究? |
本周时间,国际黄金价格经历了过山车行情,再破1900美元大关后,急剧下跌后试探1700美元一线,导致中国内地黄金期货跌停,其间的投资风险令人触目惊心。 然而,上海黄金交易所的一家广州会员单位却借助金价大起大落的时机大肆招揽“盘中盘”生意。由于私自设立投资系统缺乏法规保障,该类投资的系统风险较大,金价动荡时,投资者需要给予一定关注。 本报讯 刘先生今年夏天计划投资黄金,就近找到了滨江东路一家门面十分显眼的黄金交易有限公司。刘先生登陆上海金交所的网站查实,证实其是上海金交所会员单位。 然而,该公司的业务员让刘先生购买的并非上海黄金交易所的各类产品,而是公司自行研制的一种、据说比“T+D更有优势”的产品,一般5倍放大亏损与收益,还可以自行设立其他倍数炒卖。对比同城其他上海金交所会员单位的T+D,该产品的手续费用几乎低了一半。于是刘先生就投资50万元成了公司会员。 金价大起大落时 自设成交系统反应缓慢 然而,对于刘先生的50万元资金,该公司并没有如其余黄金公司那样委托银行托管,而是将钱直接纳入了自己公司的交易系统。在近两周的金价大起大落过程中,该公司原本十分通畅的交易系统却屡屡出现滞后反应,即买进卖出后几十秒内电脑无法成交,颇让刘先生疑心:公司内部是否正在篡改设置?好在刘先生比较谨慎,首次做多只用了小部分资金,至今仍没有太大损失。 凭借低廉手续费揽客 据记者了解,这种打着金交所招牌、自行设立交易系统的行为就是“盘中盘”交易。即在一个大的交易系统外增设小的交易系统,而后者可能是不符合规定的。 记者走访了该家黄金公司位于珠江新城的总部与滨江东路的分部,发现早在几年前,T+D仍是新投资产品时,该企业就已经发行了具有不同倍数放大功能的黄金投资产品;而在之后的几年里,该公司的产品逐渐在包装上、合同上、设置上都比较统一而正规。 然而,这一切仍无法逃脱“盘中盘”的交易本质:投资者选择买进卖出后,公司内部的系统中先撮合交易,有多少人亏,就有多少人赚,均是在这个内部盘面中完成对冲的,与金交所完全无关;一段时间之后,该公司再利用自己金交所会员单位的身份,将多余头寸放到金交所系统上去平仓,后者只是公司自己的事情,与投资者无关。 据业务员透露,该业务的手续费所以低廉,是因为投资者向公司交纳的交易手续费,该企业是不用上缴上海黄金交易所的。 记者现场了解到:多数顾客对于“盘中盘”是否违规并无了解,而凭借低廉的手续费,该黄金公司光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