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投资中的“美丽谎言” |
发布日期:11-06-01 08:39:27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 |
白银市场波动性极大,甚至被描述为“投机者的操场”。为了避免白银交易成为中小投资者的投资陷阱,本报记者采访整理了一些关于白银投资中的“美丽谎言”。 谎言1 白银涨价是因为市场供不应求。 金融投资理财周论坛:黄金白银盛宴是否终结? 白银技术分析:维持区间震荡 走势或逊色于黄金 方向看准"80后"炒白银T+D 一个月不到狂赚8万元 白银急跌后陷入困窘 宋鸿兵和“白银全民战争” 在工业应用领域中,白银过去主要用于摄影冲印,随着数码技术流行,这一市场已经基本消失;现在主要用于部分汽车和电子工业。 过去几年中,由于工业领域内白银供应过剩,许多白银生产企业一度处于亏损和破产边缘。这一供大于求的格局至今未变。 而在白银期货市场中的价格涨跌,由于复杂的杠杆和对冲组合,其交易规模已经远远脱离了现实中的应用规模,不应将之视为真实需求的反应。 谎言2 白银和黄金一样,因为有货币属性而具备保值和升值功能。 在历史上白银确实承担过货币功能,但是自20世纪初金本位体系确立后,白银就已经基本退出了货币角色。而黄金则在后来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继续与美元一起承担着“国际货币”的功能,成为各国央行的货币储备之一。 由于黄金与大宗商品都具备对冲货币与通胀波动的功能,在因货币超发而引发的通胀周期中,黄金、原油及大宗商品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作为工业贵金属的白银价格自然也会跟着上涨。 在这个意义上而言,白银价格上涨的价值基础,是所有期货产品都具备的“对冲通胀”的功能,而不是黄金独有的货币保值功能。 明白了这一点就会知道,在期货市场中炒白银和炒大豆、炒期铜并无不同,国际期货市场中的实际操盘者也决不会因为白银的所谓“准货币属性”而对它高看半眼。 谎言3 近期银价暴涨,是因为白银的“货币化回归”。 有市场人士认为,白银与黄金在过去数千年中的价格比一直是16∶1左右,只在最近一两百年内突然跌至60∶1的“不合理区域”。并因此将近期银价暴涨视为白银的“货币化回归”,甚至认为金银比价会再度回到千年之前的所谓“合理比率”中去。 这种说法的误区在于:不承认白银对黄金比价的大幅下跌,正是白银本身从“货币金属”转型为“大宗商品”的现实反映,同时将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与货币保值功能混为一谈。 前期国际银价的暴涨,原因在于与其他大宗商品相比,白银由于产量极低,市场规模过小,因此更具投机性,价格波动远超其他商品期货品种。 这就跟股票市场上小盘股更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