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金”骗局为何屡现中国 |
发布日期:12-08-14 15:52:54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民商 作者:王涵 |
越来越重要。 在“地下炒金”的圈子里,香港金银业贸易场是唯一能拿得出手的“监管机构”,各家平台都愿意宣称自己是香港金银业贸易场的会员。 但实际上,香港金银业贸易场本身只是个自律性质的机构,没有日常监管职能。对于会员的很多不规范行为也没有行政干涉的权限。只是在会籍申请和开除会籍的时候能行使一定的监管职能。 这些地下炒金公司通过假冒香港金银业贸易场的会员,并在网络中大量宣传,更有甚者就直接“山寨”贸易场会员的官方网站。一时间,贸易场会员单位的仿冒网站铺天盖地。在百度搜索“香港金银业贸易场会员”,就会发现许多会员的网站从页面到内容完全一致,各个网站仅仅是域名不同而已。对此,香港金银业贸易场颇为无奈,只能在其官方网站中反复宣选谨防假冒其会员单位以及会员官方网站的行为,但实际情况收效甚微。 还有一些炒金公司干脆直接盗用国际一些“大品牌”交易商的番号,宣称是这些大牌正规交易商的代理,实际上他们之间不存在任何代理关系。其平台实为自设的“黑平台”,一旦投资客上钩,就得任人宰割。 被骗财却难以维权 地下炒金面临多种风险。一位律师称:“虽然正规交易在境外受法律保护,但对国内投资者来说,并不受国内的法律保护,到境外维权成本又太高。” 姚先生曾在一个月中竟亏损8 万余元,他打出对账单,才发现其账户被频繁交易,却没有一手交易是赚钱的。他觉得这可能是炒金公司故意所为,“有可能他恶意刷单,赚佣金费;要不就是这个平台是假的,只有我亏了,平台才赚钱”。 姚先生找到律师,在律师翻遍姚先生提供的相关材料后,却找不到任何证据证明姚先生和炒金公司之间的关系。因为炒金公司并没有直接与姚先生签订保证金交易合同,而是以境外交易商的名义与客户签订外汇按金交易合约;虽然炒金公司的业务员与业务员签了交易合同,但是以该业务员个人名义签的,上面没有该炒金公司的公章。 在记者暗访的多家投资咨询公司,若记者主动问起要与谁签合同时,他们都说代理公司不会跟客户直接签订合同。一家炒金公司的业务经理强调:“客户是跟香港总公司签合同,不是跟我们签合同”。 崔女士说,这是这行的行规,即使签订委托操作协议,也是以工作人员个人的名义签,不会出现公司的公章。 律师无奈地对记者说:“这样一来,打官司的话,走民事诉讼的途径必输无疑,光取证就很困难,因为交易平台的服务器是在境外,真要追究境外平台公司责任的话,则要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