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_JiBi.Net>>钱币报道>>精品赏析>>正文
 
民俗节日金银币的文化内涵
发布日期:11-01-30 09:49:43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申江服务导报 作者:龚丽娟
水归沧海意皆深(顾伟仁 刻)
水归沧海意皆深(顾伟仁 刻)
 
 
纪念币
纪念币

  多年前,央行开始发行民俗节日系列贵金属纪念币,业已发行四组,分别是“中秋节”纪念银币、“端午节”纪念银币、“春节”纪念金银币和“元宵节”纪念金银币。

  只此一套民俗节日系列纪念币,便体现了中国金币的文化与社会价值。民俗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最为贴近的,在它的发展中有着中华民族最鲜活的脉络涌动。在这套纪念币的发行过程中,中秋、端午、春节被定为国家的法定节日,从国家层面提升了民俗节日的地位,从这个角度而言,这套纪念币是用金银铸造的中华文化活标本。它不仅代表着中国金币在传统文化保护理念上的公益性与自觉性,也从纪念币这个载体反映出中华文化内在强盛生命力的一种自我修复,虽然目前我们的纪念币铸造工艺和创作理念绝大部分来源于西方,但是以民俗节日系列金银币的发行,昭示着中华文化本体的“复位”。

  这套纪念币本身从画面来看,设计也很质朴自然。“中秋节”银币是一幅古朴典雅的“花好月圆图”,当空皓月如银盆,柔和清辉之下,牡丹、月季和菊花次第怒放;“端午节”银币上是一幅生机勃发的“龙舟竞赛”图,“斗舸红旗满急湍,船窗睡起亦闲看”;“春节”金银币是一幅别有民俗学寓意的双鱼吉祥图;“元宵节”金银币上就是欢快的“阿福闹花灯”。设计的场景全部来自于这些节日的日常景象,看上去并没有很多设计的痕迹,那泥土味似乎一下激活了我们即将淡忘了对于传统节日的记忆。中华民族的节日图谱,在一套纪念币之中脉络分明。展开了,就是一部活灵活现的节日“史记”,关于传统节日的民俗、故事、人物, “囊”尽在 中。

  应该说,纪念币有了民族性,也就具有了文化性和社会性。我们民族五千年文明之所以生生不息,在于民族的亲和力和凝聚力。这种亲和力有很多是靠我们的民俗节日维持下来的。它虽是潜在、无形的,却是一种自发的情感,春节要回家团聚,元宵要吃汤圆闹花灯,端午要赛龙舟,中秋要赏月访亲,这种自发的民族情感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让我们这个民族绵延生息。

  每次欣赏这套自己珍藏的纪念币,我的心里都会产生一丝感动,应该感谢中国金币的设计师,他们以钱币形式挖掘着社会历史和文化精神,在纪念币还原、收藏这些渐渐模糊却需要在民族复兴道路上不断被强调和重视的民俗符号。因此我认为,民俗节日系列纪念币也是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它播扬着民族性的风土文化,也是一张中国金

9 7 3 1 2 4 8 :

精彩图片
1月24日集币视点(集币
《中国金币》第18期出
特别推荐
·《中国金币》第18期出版发行
·玩起时髦艳色 2011春夏就要艳
·Roger Vivier春夏打造大胆巴黎时尚格调
·全面解析英伦珠宝的6大风格
·鉴赏迈克尔-杰克逊收藏的豪华家具
·杀伤武器 时尚出品
·劳斯莱斯推出飞翔女神百年收藏版幻影
·2011男装复古正装潮流正劲
·盛装下的暗流对抗
·三套价值200万美元的美国豪宅
交易频道
  • 闁衡偓閹澘鏋犻梺鍙夊灴閹借京鏁敓锟�
  • 闂傗偓閹稿孩鍩傛慨鐟板€介崰姗€宕跺☉姘暭缂佸墽枪缁旂敻宕ラ崟顓ф綒闂傚牄鍨归埀顒婃嫹
  • 婵懓鍊介崰锟�:96妤犵儑鎷�1闁稿繐鍟弳锝囩不閹插绀夐柡浣哥摠濞硷拷
  • 婵懓鍊介崰锟�8002闁轰礁鐡ㄥ畷锟�/闁轰礁鐡ㄥḿ顖炲Υ娴h娈荤紒鐙呮嫹
  • 闁衡偓閹澘鏋犲☉鎾亾濞存粌濂旂粭渚€鎮ч崼婵堫伈.濞戞挸顦辨晶妤呭礌閸涚増褰涢柕鍡嫹
  • 婵懓鍊介崰妯诲緞瑜庤棢闁轰焦娼欑€垫ḿ鎷归敓锟� 濞戞挸顑勯崺鍌涚▔閳ь剙袙閿燂拷
  • 闁衡偓閹澘鏋�:闂傗偓閸喚鍘斿鍫嗗啯纾�
  • 濡ゅ倹眉閻滎垰效閸屾繂鏋�: 闁告瑥鐭傜欢鎶芥煢閿燂拷
  • 闁衡偓閹澘鏋犻柨娑欎亢缁绘稒鎷呴幘缁樺闁挎稑鐬奸柇顖濈疀閻㈠憡瀵柨娑樺濮瑰顫濋幋婵堫伈濠㈠爢鍛粡缂佹稒甯槐锟�...
  • 闂傗偓閹稿孩鍩傞柛鎴濇惈閺侇參宕ラ崟顓ф綒閺夆晝鍋樼紞瀣煢閻愵亖鍋撴笟鈧弳閬嶅春鎼绰颁海闁搞儲绋栫换娑欐媴閹炬墎鍋撴担鍛婂€�...
  •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委托买卖 | 意见建议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2000 - 2008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集币在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