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塔铭天仙 老槐证有情——中国戏曲艺术(黄梅戏)150克彩银币赏析

中国金币网 17-12-01 09:02:14 中国集币在线 发表评论

  黄梅戏,原称“黄梅调”或“采茶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县,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据史料记载,唐代时期,黄梅采茶歌已现雏形,至明崇贞年间,黄梅县戏风日盛,逐步形成一个剧种。清代《问花水榭诗集》中描述:“多云山上稻荪多,太白湖中渔出波。相约今年酬社主,村村齐唱采茶歌”。黄梅戏曲调悠扬委婉,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风味,深受各地人民群众所喜爱。
 
  《天仙配》是黄梅戏最为经典的剧目,卖身为奴的董永与天庭下凡的七仙女演绎了一段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多少年来,《天仙配》似乎就是黄梅戏的代称,成为黄梅戏最负盛名的优秀传统剧目。中国人民银行于2017年9月29日发行了中国戏曲艺术(黄梅戏)金银纪念币一套,其中150克圆形银质彩色纪念币背面图案即为《天仙配》剧目典型场景。在另一个舞台上,黄梅戏《天仙配》带给我们的是怎样一种体验呢?

  《天仙配》是我国古代神话爱情故事,本币中,设计师虽然没有加入任何神话元素,但我们还是感觉到画境里透着一股“仙气”。“仙气”何来呢?一是来自人物的塑造,一身蓝袍的董永,眉清目秀、气宇轩昂,花髻粉装的七仙女小家碧玉、出尘脱俗,飘摇的水袖,翩翩的衣袂,如舞若飞,真乃惊为天人。二是源于背景的映衬,素银铺设的底面清幽冷寂、广袤深邃,远处云海相接,古塔直插虚空,缥缈间隐有一方净土。仙气弥漫的场景,让人回想起剧中桥段:天庭之上,玉皇大帝得知七仙女私自下凡怒不可遏,立刻派托塔天王和四大金刚逼迫七仙女返回天庭。七仙女为了不使董永受到伤害,只好强忍悲痛,在槐荫树下与董永泣别。
 
  《天仙配》的故事美丽而凄婉,“董郎昏迷在荒郊,哭得七女泪如涛”的悲恸曾教多少黄梅戏迷泪眼婆娑。在本币中,设计师并不像戏剧一样以“悲”赢眼泪,而是选取了最令人欢愉的一个情节——七仙女一夜织锦十匹,帮助董永改三年长工为百日。百日期满,前往董永的寒窑途中,两人在老槐树下结为夫妻,成就了一段流传千古的爱情故事。卖身为奴的董永终得解脱,并且收获了爱情,故事至此,何不令人拍掌?你看,背着行囊的董永,脚步轻盈,目视前方,对未来充满着憧憬,而七仙女欠身侧首,喜上眉梢,“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她的身上没有半点仙家千金的骄傲,只希望过着缝衣织布的平凡日子。两人一高一低,和谐合拍,以一种和美的艺术韵律演绎着“夫妇双双把家还”的兴奋、幸福。
 
  坦尼斯融入拉夫斯基说:“凡是没有感觉到和所扮演的角色相类似的活的情感,是说不上真正的艺术创造的。”一座古塔,记载了黄梅戏的历史渊源;一江春水,拉伸了艺术的时间和空间;一棵老槐,注入了槐荫会、槐荫别的故事。最难得的是,设计师通过人物色彩的对比、动作的协调、神韵的映衬实现了鲜活情感的传递。(供稿:海南国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更多邮币卡资讯、行情!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集币在线官方微信(jibizx)。
中国集币在线

延伸阅读

分享到:

交易频道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委托买卖 | 意见建议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集币在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