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似霓裳羽衣舞--试论“敦煌藏经洞发现100周年纪念银币”的艺术美 |
发布日期:12-05-18 08:08:15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www.jibi.net 作者:丁玮 |
![]() “飞行云中,神化轻举,以为天仙,亦云飞仙。”宋《太平御览》“天仙品”中曾对飞仙有这样的评断。而观中国人民银行2000年发行的一组“敦煌藏经洞发现100周年纪念银币”,币面上水袖长舞、羽衣飞扬的画面,大有飞仙的飘逸之感。 倘若是一幅画,或一幅流动的视频画面,要制作出这样飘逸的“飞天”感觉,一点都不稀奇。但是,要用金属质感的纪念币来表现“飘逸”,且能如此传神,我们不得不佩服创作者的精思妙想了。 在设计创作中,为了突出飞天的“飞”,设计者用花纹与镜面工艺来营造飞天的飘逸感,并辅助明暗区分设计。整个画面干净清爽,却不显单调;仙姿卓约,却不失敦煌艺术的原汁原味。 云作衣裳,风为媒 这枚唐代的敦煌飞天银币,币面光滑,币中飞仙眉目清朗,线条柔美,双手捧花,双腿上扬,呈飞翔之态。而衣裙飘带随风舒展,徐徐飘荡。最让人称道的是,设计者为了加强画面的飘逸感,在飞仙身旁点缀了几朵云彩。云随飘带迎风招展,仿佛有风在飞仙身侧呼啸而过,更增添了几份飘逸感。 云作衣裳,风为媒。 设计者匠心独运,云朵并非画蛇添足,仔细观币,不难发现它与飞仙及其身上的飘带都向同一个方向飘曳,这样精细的点缀,有种锦上添花的视觉效果,让原本单薄的画面更加丰满,同时,也突出了敦煌飞天“飞”的艺术效果。 而在对点缀云朵的处理上,设计者对云朵做了明暗区分,克服了其过于单一的缺陷,使画面更加丰富。这样的设计,除了用在点缀的云朵上,在飞天的脸、胸、手、脚等皮肤部分都与飞天的服饰部分做了明暗区分。飞天的脸、胸、手、脚等皮肤部分处理得稍亮些,飞天的服饰部分处理得稍暗些,恰到好处地表现了画面图案的不同质感。 飞扬疑似镜中仙 仔细赏玩“敦煌飞天银币”,我们不得不惊诧于这几枚币的一个共同特征:币面都光亮如镜,飞仙如在一面光洁的湖面上游弋,更像在一片清透的天空飘摇。之所以能营造出这样平滑光亮的视觉效果,是因为设计者在创作时,考虑到币面花纹图案占整个画面的比例不大,且没有大块面的花纹,即币面上镜面部分较多,大片的镜面如处理得不好,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币的第一感觉和整体效果。因此,设计者采用平底镜面的工艺处理,镜面光亮,霜面细腻,以如镜子般光亮的底平面来衬托飞天轻盈飘逸的画面,从而达到了让币面光亮如镜的效果。而银币独有的低调含蓄气质,与飞天追求的轻灵唯美暗合,让享誉古今的“敦煌飞天”艺术价值又得到了一次升华。 “飞扬疑似镜中仙”,光滑闪亮的银币如镜,霓裳羽衣轻扬的瞬间,凝固了千年的飞天似又展开了双臂,翱翔于清透明澈的天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