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龙在天――闲话“龙年贺岁”金银铤(黄沙吹尽) |
发布日期:11-12-21 08:27:24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www.jibi.net 作者:黄沙吹尽 |
本稿刊载于《钱币》报2011年12月下旬,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于《钱币》报,转载于中国集币在线(http://www.jibi.net/),谢谢! 时光荏苒,转眼开年,兔年将尽,迎来龙行雨布的年景;新年伊始,欲望如水一发不可收拾,又唤起人们对龙年风调雨顺的祈盼。在人们日常目力所及之处,龙的行藏多是起落行走在与皇家有关的各类建筑结构之上。而究其历史,据目前已有史料记载,内蒙古敖汉旗发现的兴隆洼龙纹陶器是中国龙最早的形像,出现于8000年前;这是一条长约19.7米、用红褐色石块堆砌、摆放的龙,兴隆洼文化因此而得名。这条龙的发现,把中国人崇龙的历史上推到了8000年前;1987年河南濮阳考古发掘现场,发现了一条仰韶文化时期特点的蚌壳摆塑而成的龙虎之形,其中龙的形象庶几已与明清时代皇室宫殿器物上的龙差堪可比,距今应在六、七千年之间。 龙是生活在华夏九州的汉、苗、柯尔克孜、毛南、怒等民族传说中的神异动物,汉族原始宗教――道教文化中标榜的“四灵”之首。在早期,古人对大多自然现象无法做出合理解释,于是便希望自己的民族具备风雨雷电那样的力量。龙由古代图腾崇拜而来,通过人的想象加工而成的。作为图腾乃是“天赐”,又是经历了战火的洗涤,各部落相互争战,战胜国和被战胜国不断种族融合的结果,部落图腾的混搭。而在经历几千年的历史沿革、不断画影图形滚雪球似地增容,又经过民间和御用文人画师的撮合、加工美化的过程之后,发展到今天才使得形象日益完备丰满,气象万千熠熠生辉。由于是战胜和被战胜关系的这种融合,所以体形除了高大逼人、百炼金刚似的威猛气势外,骄颜气盛,睥睨六合不可一世的威武;气焰“嚣张”的跋扈之态日趋张扬。 龙形的创作在各种金银纪念币章的造型已然不胜枚举,2012壬辰龙年贺岁金银铤的图案与其他龙的描画、或翻腾或御气驰骋遨游天宇的形象不同。龙铤背面图案最为让人称道,图案采撷自象征帝王尊严的龙袍服饰中颇具威猛动势的升龙形象;此龙的图式不落窠臼,表现出威龙奋爪疾升的生动姿态。龙儿嬉耍追逐着火焰珠,身形漫卷,或急或缓,时矫捷疾行,时怡然踱步,颌下须髯飘曳,身畔浮云缭绕,大有冲出画面之势;犄角去天尺五,云蒸霞蔚,脚下万重烟水,海蓝水清;龙体盘曲弯长,珠形滚圆,在金银材质的托举中,把整个画面辉映得美伦美奂,为构图增加一层美感,使人浮想联翩。 龙年贺岁金银铤正面图案延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