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间,品赏《三国》风云人物(九) |
《三国演义》系列金银币第二组的“曹丕”银币也很有看头。 曹丕与曹操有所不同,无论是在《三国演义》还是在历史上,曹丕的名声远不如其父,甚至不如其弟那么响亮。军事才能虽然不如其父,但他在政治上的才能却颇可书,曹操逝世后,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代汉称帝,终结了汉朝四百多年统治。改国号大魏,为魏朝的开国皇帝,也是三国时代中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在位时,建立并推行九品中正制,把用人权交给士族地主获得支持。曹丕其人,虽有伟业,但并不那么夺目。但相比而言,曹丕在文学上的建树更加值得世人铭记。与其父曹操,其弟曹植并称“三曹”。其《燕歌行》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完整工整的文人七言诗,他的五言和乐府清绮动人,所著《典论·论文》,在中国文学批评理论的奠基,并且组织编纂了中国古代第一部类书《皇览》。其将“文章”视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对重视文章的风尚,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鲁迅评价,魏晋的文学时代是曹丕的时代。 ![]() 「中国古代文学名著——《三国演义》金银纪念币(第2组)“曹丕”银币」 正因为对这个人物有不同层面的认识和理解,“曹丕”银币塑造的“曹丕”,正是这样一位书卷气质浓郁的政治家。“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辗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登位后的曹丕,漫长深夜,辗转不能眠。故披衣来到书房,走到窗前,清朗月色照在庭院,并丝丝从木窗里渗透了进来。国事繁重,路途茫茫,沉吟寻思一番后,又踱回书案前坐下,一盏青铜油灯燃起幽幽烛光,拿起书帛,静静端详,片刻后又抬头暗暗思量。书案上散布的书帛奏折,书案边圆形的书筒里还插着十余个卷轴,以这些细节来表现曹丕的事务繁忙。如米粒般的荧荧烛光映射出这位勤奋君王深夜躬身的身影,连同他蜿蜒的衣带、垂而曲的袍裾、垂而直的冠珠一道,静静地矗立于银币的方寸之间。帛书一角凝立在他的手指间,那一双手优雅、纤细,好像除了握笔,这世上再没有更适合它的动作,就用这样一个细节,将曹丕作为文人的形象深刻而又生动地展现了出来。在币面的背景图上,卷帘一侧一把宝剑将将露出头来,这一处在浓郁的书卷气质之外又展现了曹丕亦文亦武的威严形象。通过这些素材组合起来的画面语言,塑造了 |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