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温暖的感动——《红楼梦》彩色金银纪念币(第3组)“巧姐纺织”银币赏析 |
![]()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彩色金银纪念币(第3组)银币共同正面图案
眼前这一枚银币,是中国人民银行于2003年7月28日发行的《红楼梦》彩色金银纪念币(第3组)中,背面图案为巧姐纺织图的1盎司彩色银质纪念币。该套纪念币共6枚,其中金币1枚,银币5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该套彩色金银纪念币正面图案均为《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币上刻画的是作者在创作中的状态。一手执笔,一手释卷,目及远方,似在凝神思索,镜面映衬出反喷砂的人物极具立体感,浮雕工艺细腻,使作者的面容纤毫俱现。他目光深邃、须发飘然,纵有一种仙风之气,一种傲然之态;恰似洋洋百年风云之事,在心头翻滚,又一时思绪飘摇,徜徉于泱泱之众的家族纷扰、流连于儿女情长中……
![]()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彩色金银纪念币(第3组)“巧姐纺织”银币背面图案 背景中本色反喷砂的一盆梅花虬枝纵横、苍劲,恰似作者桀骜不驯、坚韧不拔的性格写照。背面巧姐纺织图则一反正面之凝重,彩色反喷砂的工艺,极其精细地呈现出一个娇俏俏的小女儿——巧姐的形象。在光洁的镜面衬托下,只见她一袭素裙散发着温暖的鹅黄,上面覆满缠绕的藤叶撒花,色泽温馨而娇嫩。
巧姐是贾琏与王熙凤的女儿。因生在七月初七乞巧节,王熙凤为求得其成长平安,让刘姥姥给她取名为“巧姐”,为“遇难成祥逢凶化吉”之意。巧姐从小生活优裕,小说中道:“穿的锦团花簇”,“千金贵体,绫罗裹大了的”,真正是豪门千金。但在贾府落败、王熙凤死后,舅舅王仁和贾环要把她卖与藩王做使女,幸得刘姥姥百般解救,才把她带出火坑。从此,她与贾府中那吟风弄月、抚琴作画的生活背道而驰,不得不抛开风雅,专攻女红务实之用,从一个出身公侯之门的千金,变成一个在“荒村野店”里“织绩”的劳动女子。
该币“巧姐纺织”表现的就是巧姐全新的生活画面。描绘出巧姐在农村过上自食其力的安定生活后纺织的情景。精细的彩雕,体现出她活泼的发髻、粉藕似的手腕,腕上手镯不是华丽的珠宝,却轻巧巧地透达出小家碧玉似地娇美;纤纤细指娇而巧的样子,握着一枚织梭,跪坐在蒲团上,微刻的五官,如此柔美,是那样一种初初长成的少女的清纯朝气,那样一种少年不知愁滋味、乐在其中的欢快之情,仰或是劫后余生的一份安宁?
巧姐在红楼十二钗中排名第十。说到巧姐,就不得不提到她的母亲王熙凤。《红楼梦曲》第十首写的是巧姐,名为《留馀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