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于2014年8月8日发行了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第3组)。该套纪念币共5枚,其中金币2枚,银币3枚,希望以发行国家法定货币的方式传承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青铜文化。这套币中的1/4盎司金币和1盎司银币的图案分别为“人面龙纹盉”、“龙纹觥”,这两件青铜器上均镌刻了我们现代人较为熟悉的龙纹,这些华丽的纹饰也见证着我国源远流长的龙文化。
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与龙有着血肉相连的情感,龙对于我们炎黄子孙来说,是一种民族的精神象征。在古代汉族历史中,龙被视为神灵瑞兽,长期受到古人的顶礼膜拜,龙的各种形象也以雕塑、铸刻等艺术形式大量地出现于青铜器上,其中的龙纹是在青铜器上流行时间最长的装饰纹样之一,也是龙文化较早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也是古代先民与龙之间的渊源的一个重要印记。尽管远在新石器时代就已有龙的萌芽,但龙的真正形象却出现在青铜时代,因此青铜器上的龙纹饰在一定程度上维系着龙文化在中华大地的演变和发展。
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第3组)1/4盎司纪念金币背面图案
1/4盎司金币背面图案为人面龙纹盉,在器体有着繁缛而多变的夔龙纹。夔龙纹是商代最常见的纹饰,也代表着当时龙形象在商代的长足发展。人面龙纹盉铸造于商代晚期,而商代受“天命观”的宗教文化影响,从君王到百姓无不“尊神重鬼”,祭祀卜问是当时殷商贵族的重要政事。古籍《仪礼·玉藻》中说:“龙卷以祭。”龙作为古人幻想中的神物,自然也成为了殷人卜问的对象之一。人面龙纹盉上铸刻的龙纹是古拙、神秘、威严的,这是因为先民意识里充满着对龙的神秘力量的敬畏,所以在造型和装饰纹样上都表现出了强烈的崇神思想。龙纹的器身配合人面,形成了一种在我们看来十分另类的风格,但在商代这种“另类”是因神而造的,本质上是为了“娱神”。
商代可以说是中国青铜器龙纹发展史上的奠基时代,龙纹的变化使龙的形象变得有了灵气和色彩。商早期,青铜器铸造技术水平相对低下,表面只是装饰简单粗犷的几何纹,还没有能力在青铜器上铸刻像龙纹这样结构复杂的纹饰,但在商人的观念中已经有了镌刻龙纹的意识。到了商中期,在极个别的青铜器上才开始出现用粗线条勾绘的结构简单、形体抽象的类似龙的纹饰。随着纹饰制作技术的发展进步,到商晚期龙的形象越来越具体,龙纹大量地装饰于青铜器上,使这种神灵瑞兽与神器最终融为一体。《说文》载有:“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龙纹图案基本取传说中龙的形象,并以卷曲的形状为主。
币面上人面龙纹盉所呈现出的龙纹已具备龙的张扬之态,卷曲的形态如盘龙,体躯向身侧面延伸,在精细的雕刻中立体感很强,显出艺术的张力。更为巧妙的是,在人面之上还铸有两个龙角,角上以龙纹装饰烘托,既显出了该器物的独特构思,又赋予了龙的意象,很好地把龙的神秘、威严表达出来,十分符合商代当时的艺术追求。
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第3组)1盎司纪念银币背面图案
1盎司银币中的“龙纹觥”同样铸造于商代晚期,此器物呈龙形,前端龙首昂起,后端宽阔平齐。龙首双目凸起,两角上指,张口露齿,形象狰狞,基本把龙所包括的精气神展现了出来。龙在古人心目中的形象是多种多样的,“龙”在商代形成的一个突出标志是龙开始有了角。商代对角的崇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不但祭祀的牺牲必须有角,而且依场合的不同,角的大小形状也有不同。商人给本来无角的龙加上各种角,是因为他们认为角有神性,有了角,龙就更有了沟通天地的神性了。同时,商人还用相同的手法,把象、虎、猪、鳄等动物的不同器官加到龙的身上,从而使龙的形象更为神奇。从币面的龙纹觥器体可以看到,在龙体表面除了有比人面龙纹盉更为细腻飘逸的龙纹外,其间还点缀着鱼状动物和虺,腹侧甚至还有一组形似扬子鳄的鼍纹,使龙的形象看起来更加威武、神秘。
神灵瑞兽的龙和神秘尊贵的青铜器,两者交融在一起是天作之合,在商代很自然地成为了一种沟通天地的礼器,被赋予了神圣的意义。在这两枚铸有龙纹的金银币中,让我们品赏到了商代青铜艺术的灿烂,也窥探到了那个时代的文化内蕴。(供稿:西藏银桥股份有限公司)
来源:中国金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