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与奥运五环
胡娟
中国传统武术,现代奥运五环。时间有距离,文化有差异,承载的历史内涵,也各自不同。但在“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系列第二组中的“武术与五环” 5盎司金币背面,却十分柔和十分完美地相融到一起。

“武术与五环”背面图案设计者,刘雨苏、李炜与娄玮,深透了解这一层意义,设计草图之中,置舞剑、耍刀、弄棍、 斗拳等武术单项,于奥运五环大背景之中。性别不同,器械不同,流派不同,招式不同,但各有各的气势,各有各的神韵。而万变不离其宗,最后又通通归于“力”字上来。这个“力”,类似于儒道释,有其基于人性论的对人的终极关怀。此也为中国传统武术与外国各类技击形式的区别所在。
如果说“传统武术”在币面是历史回顾,那么同样存于币面的“奥运五环”,则是现实凝望。“五环”诞生于1913年,,由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构思设计,蓝、黄、黑、绿、红5种颜色组成的奥林匹克环套,代表参与参加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五大洲。在“武术与五环”币面,奥运五环被演化为中国民间舞蹈扎于演员腰间的绸带,欢乐与喜庆情绪舞动,又延伸为中国传统武术展示过程中生起的虎虎雄风。“虎虎”是武术之“力”的另类表现,具象写实是飘然穿梭,抽象表述是飘逸叠加,凝固于直径60毫的纯金币面,在展示东方文化博大内涵的同时,也展示了东方文化神秘底蕴。
“武术与五环”的石膏雕刻,为沈阳造币有限公司的常欢和富丽莉,虽为女性设计师,但在币面运用的雕刻语汇,却坦荡却豪放充满北方汉子的阳刚之气。尤其是体积周边的切线,粗犷,奔放,直白,凝练。设计原作中的“力”,在她们手上,有了立体地三维地提升与展现。
以民族的传统的文化理念,表现重大的世界的“奥运”主题,不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同时也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也恰恰符合“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系列金银纪念币一开始就倡导的民族化设计方向。
供稿:海南国泉金币文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