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黄金企业垄断聚集度加深 |
关于黄金产量,2009年的2月3日,中国黄金协会发布最新统计数据:2008年全国黄金产量达到282.007吨,同比增长4.26%,再创历史新高,同时蝉联世界第一。
事实上,从2007年起,中国取代南非,成为世界上产金量最高的国家。而产金量排名第一的宝座,曾被南非霸占了100年之久。 虽然有业内人士分析,中国的黄金产量之所以能独占鳌头,某种程度上受益于并不景气的国际黄金开采大环境。“传统的产金大国如南非,其现有金矿受采矿深度影响导致的成本上升和国内日益升级的劳资纠纷所影响,总产量在逐步减少。”中国黄金协会秘书长张炳南2月19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道,“但是,在国际黄金产量日趋减少的今天,我们依然能保持稳定的增长,这与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对黄金行业高度重视,并每年投入大量黄金地质勘探专项资金用以发展黄金 产业,密不可分。” 不平衡的资源 根据介绍,中国的黄金产地遍布全国各地,几乎每一个省均有黄金储藏。然而,黄金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却并不平衡。一般而言,东部地区金矿分布广、类型多:东北地区的北东部边缘地带,是沙金的集中区域,中国大陆三个巨型深断裂体系控制着岩金矿的总体分布格局,而长江中下游有色金属集中区是伴(共)生金的主要产地。 “从地理区域上来看,山东、河南与福建,是我国传统的产金大省。”张炳南告诉记者。根据中国黄金协会发布统计的数据,我国前十大产金省矿产金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66.62%,其中山东20.52%、河南10.52%、福建7.60%、内蒙古4.97%、湖南4.74%、陕西4.37%、辽宁3.72%、贵州3.62%、新疆3.52%、甘肃3.04%。 山东作为我国最重要的黄金生产基地,其黄金总产值、产量、利润、创外汇和黄金储量,均居全国首位。山东省的黄金主要集中在胶东半岛的招远―掖县一带,产地较为集中,易于大规模开采。在全国10个重点金矿中,山东省就占5个,其中知名的就有招远金矿和三山岛金矿。 黄金是河南四大优势金属矿产之一,2008年河南省共完成矿产金生产24.799吨,连续25年在全国名列第二位。全省金矿主要分布在豫西、豫西南一带,灵宝市为全国第二大产金县。 福建西南山区上杭县的紫金山金矿近几年已成为国内单体矿山保有可利用储量最大、采选规模最大、黄金产量最大、矿石入选品位最低、单位矿石处理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好的黄金矿山,福建因而成为矿产金产量排名第三的省份。 江西虽然矿产金数量不高,但该省丰富的铜矿中含金量却很高,因而伴生金矿最多,占总伴生金矿储量的12.6%,在黄金总储量中仅次于山东排名第二。 我国目前已形成十大产金基地,他们分别是:胶东(山东)、小秦岭(河南)、长白辽吉(辽宁吉林)、燕山大青山(内蒙辽宁)、黑龙江、承德赤峰(河北内蒙)、嘉陵江上游(四川)、滇黔贵(云南贵州)、豫赣皖(河南江西安徽)和天山阿尔泰(新疆)。 事实上,各个黄金企业也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 比如,山东黄金的金矿区仅限于山东半岛。2003年上市时,生产经营主体只有两个:一是新城金矿,二是焦家金矿。2006年,山东黄金以5亿元价格收购央企中海集团莱州金仓项目的全部股权。此次收购之后,山东黄金集团不仅资源储量增加上百吨,同时控制了山东整个莱州地区的黄金资源。 当中国黄金年产量稳步上升的同时,国内黄金生产企业的垄断聚集度也正逐步加深。 五分天下 “国内五大金企自有矿的产金数量占全国40%以上。”张炳南告诉记者,“他们还会对外收购金精矿等其他半成品,进行后期精炼加工制成标准金条,如果算上这部分的量,五大金企的黄金产量将差不多占到全国80%的份额。” 张炳南口中的五大金企,都已在上海或香港市场公开上市。分别是:中金黄金(6004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