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出土大量宋代银锭
到了北宋和南宋的时候,在扬州出土的银锭较多。陈晓友说,这些银锭的主要用途是缴纳税款和京师送礼。“宋代以后工匠的广告意识强,银锭上开始注明地名和工匠铭文。”
“到了明代,为了整顿聚集,丞相伯颜就在扬州的元宝巷一带,把将士所得的撒花银子收缴销熔铸锭,每锭重50两,正面有‘扬州元宝’字样。据说扬州元宝巷因此得名。”
“造元宝”显然一个巷子是不够的,可能还需要工场、库房、住所等等。”陈晓友说,应该是周围的一大片地方,元宝巷还有1、2、3条附巷,他猜测是不是与当年铸造元宝也多多少少有点关系。
明清的时候,注江都(即现在的扬州地域)的银锭就相对比较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