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圜钱为秦主要货币 |
图1:秦国圜钱 图2 :秦始皇陵出土半两钱 秦国的货币主要是圜钱,面值单位用衡制中的“两”、“铢”制(1两=4锱=24铢)。以面文可分一两钱和半两钱两种(图1)。 一两钱多是传世品,面文为“铢重一两,十二”(或十三、十四)。古钱学者认为是秦国的一两钱,但也有认为不是钱币,而是砝码,或是酒令钱。 半两钱有四种面文:传世的“半睘(圜)”钱和“重十二朱”钱,均属半两钱。还有一种“两菑(锱)”钱,也为半两钱,此种钱曾在四川巴县冬笋坝巴蜀文化的船棺墓中出土,并且与半两钱同出,可肯定是秦钱。考古发现比较多的是“半两”钱。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发掘的四川巴县战国时期船棺墓中,与“两菑”钱同出的就有“半两”钱。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又在四川青川战国五十号墓中出土了六枚“半两”钱。另外,在四川的昭化、郫县、绵竹、绵阳、荥经、陕西的咸阳、大荔、耀县等战国墓中也均出有“半两”钱。由此可以推断,秦惠文王二年(公元前336年)“初行钱”,有可能就是“半两”钱。 还有一种“文信”方孔钱,有四曲文。一般认为是吕不韦在其封地洛阳所铸。秦庄襄王时封吕不韦为文信侯,封地在洛阳。秦始皇七年,出文信侯就国河南。1955年,在洛阳王城遗址内发现了“文信”钱石范,说明“文信”钱确是在洛阳所铸。 秦代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废除六国旧币,推行秦国的“半两”钱(图2),基本上改变了各地区货币纷杂的局面,完成了中国古代货币的第一次大统一。 [来源:广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