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钱币易玩明白难

信息时报 14-11-03 16:34:07 中国集币在线 发表评论

10月28日,由我国著名古文献版本学家、古钱币学家、历史学家、收藏家及书法家王贵忱及其子王大文整理编辑的《可居室藏钱币文献图录》在广东省博物馆举行了首发式,同时首发的还有国家一级作家宋晓琪所著的传记作品《文史学者王贵忱》。

  采写 信息时报记者 冯钰

  1999年,王贵忱先生将珍藏的600多册钱币谱录捐献给中国钱币博物馆收藏,多年之后,这批珍贵文献及王贵忱钱币学方面的著作影印结集为《可居室藏钱币文献图录》出版,为古钱币收藏与研究提供了提纲掣领的文献学指导。在这本著作中,古钱币收藏爱好者也可以学习到王老广博收藏与严谨研究并进的集藏心经。

  王贵忱是收藏钱币文献最多的人之一

  王贵忱先生少年时喜欢读龚自珍文章,龚自珍对古钱币的收藏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上世纪50年代初,他从军队转业到银行系统工作,恩师周叔弢先生提醒他,在银行工作应该研究货币史,从那时起,王贵忱就开始有意识地收集钱币及钱币文献。他说:“我1953年开始玩钱币,当时没有钱,买不起太贵的,我就转而收藏钱币方面的书。”

  那时,古籍书比较少人重视,是比较便宜的,于是王贵忱可以大量收集钱币学方面的古书。1962年元月他购得的三十四卷倪模《古今钱略》,仅用50元,虽然已超过他当时一个月的工资,他还是兴高采烈地题记“……书品无损,八十余年前故物,价款仅五十元可得,廉矣”。

  他人在广东,却与全国几位著名的古籍书店的专家保持着长期、密切的通信联系,于是总能得到关于古籍的最新信息,加上他对古籍的宝爱很能感动售家,以及他生活节俭却唯独在买书这件事上对价格不甚计较的性格,他的文献收藏迅速丰富了起来。

  “当时我收藏钱币古籍较珍贵的版本是明刻本洪遵《泉志》,1959年商承祚先生在这套书上题跋,当时我已是遭贬谪之身(指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期间),老人家不怕牵连的高谊,没齿难忘。后来,我还陆续收了几种版本的《泉志》,其中有一套是容庚先生给我的。在多年的集藏钱币谱录的过程中,得到于省吾、容庚、商承祚、戴葆庭、罗伯昭、骆泽民、潘景邓、黄文宽、启功、朱活、马定祥、马国权、裘锡圭等先生的鼎力相助,或赠珍贵钱币谱录,或送古币拓本。”

  半个多世纪的持续收藏,让王贵忱成为当代收藏钱币文献最多的人之一,除了明刻本宋洪遵《泉志》外,还有明正德本元马端临《钱币考》、明欣赏本宋李清照《打马图经》等善本孤本。而这些珍藏,都已捐献给博物馆,成为中国钱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供社会研究与使用。

  收藏与研究并进

  王贵忱回忆起自己的古泉文献集藏经历,重点提到的是诸位老一辈学者对他的帮助,其实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成为国内一流的钱币学家了,早在37岁之年,便参与整理了先秦货币第一部专书《先秦货币文编》,这正是得益于他收藏与研究并进。

  多年来,他发表了不少观点鲜明、独到,行文简洁严谨的论文与专著。中国钱币学会评定的“金泉奖”是泉界最高学术成果奖,在已经评定的四届金泉奖中,王贵忱获得四连冠五项奖,如此殊荣,目前泉学界仅此一人。三篇获奖论文分别是:第一届的《从古代中外货币交流探讨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第二届的《张之洞创办广东钱局考略》;第三届的《洪遵〈泉志〉的学术价值——兼谈古代钱币文献存佚情况》。

  此外,由马飞海、王贵忱主编的《中国钱币文献丛书》获得第二届金泉奖中的优秀著作奖;而荣获第四届金泉奖优秀著作奖的,是由王贵忱主编的《中国钱币大辞典·泉人著述编》。

  1984年,王贵忱编撰的研究春秋战国时期三孔币的专著《三孔币汇编》出版,这是迄今为止收录三孔币拓片最多的一本书,也是中国关于三孔币的第一本研究著作。近年,他从自己早年收藏的越南钱币中选择精品拓印,编成了《越南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