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难管超发货币冲动 汇率协调需另辟路径 |
发布日期:10-11-13 09:05:20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 |
本周实在热闹,美联储第二波定量宽松(QE2)出笼,加上G20峰会开锣,全球经济究竟怎么了,中国当如何应对,引发评论无数。我读到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提出的辩护,是说QE2虽属非常规但毕竟还是宽松货币政策中的一种。依作者之见,只要行货币宽松之策,长期债收益率下降,股价上扬,美元汇率走低,当然可以刺激经济增长。至于此举是不是引发通胀预期,那是以后的事,反正当下美国经济,与其担心通胀,不如担心通缩。 类似“宁冒通胀之险,也要先保经济增长”的论点,我们早就耳熟能详。金融危机以来,这也差不多是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共同的主旋律。美国的麻烦,在于即使进入所谓后危机时代,经济增长还是步履蹒跚,特别是失业率居高不下。既然宽松货币已帮美国渡过金融崩溃的难关,再来一回,又有什么不可以的? 批评意见的主要着眼点,是美国又一波宽松货币对全球的影响。那可是好大一个“外部性”。因为美元一身二任,既是一个国家的国别货币,又是全球最重要的储备货币。倘若美国只以本国物价指数为依归,在CPI还没有升到令公众和政客不安之前不断大手宽松货币,那美元作为一种可以流出的货币(outsidemoney),大肆流向增长较快、通胀压力较大的新兴市场的国家和地区,会不会把别人淹掉了一大片、自己还毫无感觉呢? 另外一个外部影响,是美元走贬等于别国货币升值。这对增加美国出口或许有利,至少很多人是这样以为的,但对他国出口就有抑制作用。如果这些受影响国家还担心经济走弱或“二次探底”,那QE2也将造福美国、遗祸他人。 不过再次定量宽松对美国自己的影响究竟如何,在一流的专家那里也很有些不同的看法。本周二,格林斯潘的前任PualVolker在2010北京国际金融论坛上讲,美国的失业压力需要几年时间逐步化解,大手松货币无济于事。这位前任的美联储主席,本专栏曾经介绍过的,是上世纪80年代美元与黄金脱钩之后,以坚定的货币紧缩力挽美国通胀狂澜的了得人物,当然知道高失业是对付高通胀的一种代价,舍不得付出必要的代价,就没有美国经济的未来。芝加哥期货市场的总裁也认为,在QE1的效果尚不清楚的情况下,急急推出QE2实属不智之举。 比较根本的,是世行行长佐立克关于重回某种修订过的金本位制度的意见。不谈细节,重建金本位的建议在每次重大的全球性危机后都出现过。其实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家,多少年前就坚持非金本位不足以解决法定纸币的问题,因为管不住货币当局超发货币的冲动,市场经济的根基动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