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不买黄金就是“等死” |
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货币市场突然增加的流动性给整个资本市场酿造了众多大波动行情,再加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发生问题,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全球市场。 从热炒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到追逐欧洲债务危机,再到关注东亚局势、人民币汇率,目前又出现了中东事件,每一次“突变”对黄金市场的影响都举足轻重,从而投资者将这些事件归纳为影响黄金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并进行着乐此不疲的方向判断。其实不然,黄金价格从四十年前的40美元每盎司涨到现在的1400美元每盎司,期间,地缘政治和金融风暴等对黄金价格走势的影响到底多大,恐怕没有一个经济学家敢去肯定,更不用说投资者了。 自从人类有了信用的交换,借贷和偿还的金融活动就一直延续,并不断的被创新。主权信用货币的重要性正是因为它可以将信用变成一种权利,来方便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但人的懒惰和自人类诞生以来沿袭至今,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这也使得人类的发展有了一个基本的规律,就是什么样的制度能够激励人们更多的劳动,又在很大程度规避懒惰和过分的自私,这样的制度就会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信用货币市场的发展正验证了这一点,荷兰盾、英镑、法郎、马克、日元、美元、欧元,再到人民币,为什么会贬值,而贬值又为什么不可逆,无论如何争辩,答案是唯一的,因为货币是债务人发的,债务人永远希望货币不值钱。黄金作为非信用资产,和其他一些商品一样,属于信用货币的守护神,如果信用不断扩张,黄金及相关商品价格就会以暴涨来遏制这种扩张。目前来看,能够长期遏制信用肆意膨胀的商品,黄金不是唯一,但是其中的佼佼者。 为什么说在这样的时代不买黄金就是“等死”,其背景并不是主权信用货币面临崩溃,金本位开始复辟,也不是黄金会出现新的用途,相反的,黄金能够保卫民众财富的前提是它市场化的进程,尤其是商品化程度的完善。 黄金、白银作为货币的局限性早已是既定事实。主权信用货币的发明是一种适时的激励制度,一种能够潜意识的让更多的人去生产自己用不上,别人却需要的产品。交换所得的信用保管方便、流通成本低,可以变卖,也可以用来易物,更可以享受这种信用权利带来的满足感,人类的生产效率从而突飞猛进。主权信用货币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种如同氧气和水一样的人类生存必需品,随着人类对这种资源的透支,可持续发展受到了挑战。因此,从信用货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