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只宜短炒不宜长持 |
才享受了短短1个月的“正利率”待遇之后,3月份CPI涨幅又回升至3.6%,再次超过目前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3.5%的水平,在食品与成品油价格上扬的“蝴蝶效应”影响下,“负利率时代”重现。蔬菜价格领涨一波未平,食用油、生活日用品涨价之声又起,而成品油价格上调对物价的影响日益显现,四五月民生用品或迎来新一轮“涨潮”,“正利率时代”短期内难以再度开启。 为了把客户的钱留住,银行不得不主动调高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就是为了避免资金在“负利率”条件下出逃。而短期理财产品降温的风吹草动下,多家银行近期纷纷加推一年期理财产品,给出的预期收益率也“水涨船高”,达到7%甚至更高水平。 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实际存款收益才“转正”一个月又变为负的,挑选跑赢CPI的理财产品总是一个难以绕开的理财热门话题。在此情况下,寻找跑赢CPI的理财产品,需要兼顾安全性和收益性,投资者如何对资产配置适时微调呢? 短命的“正利率” 3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月份的CPI指数,达到22月的新低,仅3.2%。市场欢欣鼓舞,这也同时引发了对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的预期,甚至认为国内会在未来几个月内采取降息动作并实施投资拉动。 当时业内就急不可待地指出,随着负利率时代的终结,投资者应及时调整在高通胀时期养成的理财习惯,适时修正不同理财领域中的投资思路。 而银行也立刻做出了反应,随着CPI逐步走低,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后,货币市场利率的大幅下降对短期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形成较大压力。统计数据显示,1月份银行发行的1个月期限以下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4.36%,而2月份该类产品的平均收益率已经下降至4.06%,3月份至今该类产品的收益率进一步下降至3.4%。 然而,“正利率”的喜悦只维持了1个月。 “负利率”的回归 一个月后,情况又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国家统计局在4月9日发布报告,3月份CPI同比上涨3.6%,涨幅比上月反弹0.4个百分点。3.6%,这个数字再掀波澜。这意味着在食品与成品油价格双双上扬的情况下,“负利率时代”仅仅在告别1个月后就重新回归。 虽然,今年通胀下行的总体趋势并没有因为3月CPI数据而受到影响,今年货币政策总量放松的大方向判断不变。但是,由于3月CPI涨幅超预期,短期内降低贷款基准利率的可能性减小,4月降低法定存准的概率仍然较大,货币政策的预调微调也将更多体现在放松监管比例指标以保持货币信贷的适度增长。 银行已经太熟悉“负利率时代”会发生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