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淡出投资者视线 五年之后通货膨胀依然可控 |
中国经济网综合外媒10月30日报道,此前投资者对黄金的热情推动金价连续数年上涨,但这种热情正在黯然消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简称IMF)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俄罗斯央行9月份卖出黄金,为一年来的首次减持。根据各国央行提交给IMF的报告,自2010年初以来,俄罗斯黄金买入量占全球央行买入量的30%。 与其它新兴市场国家一样,俄罗斯买入黄金以寻求外汇储备多元化。俄罗斯以及其它国家央行近期的减持是拖累黄金价格走低的一个最新因素,年内迄今,金价已经下跌19%。金价上次出现年度下跌还是在2000年。 金价上涨获得动力最初始于2005年前后,当时随着金融产品的引入,更加便利的黄金投资渠道开始对所有类型的投资者敞开。金融危机之后,金价上涨步伐加快,因投资者担忧全球央行的宽松货币政策将引燃通货膨胀并导致纸币贬值,因而纷纷买入黄金。 五年之后,通货膨胀依然可控,因而降低了黄金的魅力。 黄金本身无法产出收益,且持有成本昂贵,与其他更加主流的投资品种相比,黄金的吸引力并不是那么强。由于许多投资者和分析师普遍预期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简称:美联储)将很快缩减债券购买规模,债券收益率因此受到提振,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增长趋稳亦推动主要股指重返纪录高位。 伦敦Hermes Fund Managers Ltd.旗下子公司Hermes Commodities管理20亿美元规模资产的资深分析师Hermes Commodities表示,其实黄金的投资价值不是很大,投资者正在寻找更好的投资机会,比如债券或者股票。Hermes今年降低了黄金持有规模。 大名鼎鼎的对冲基金经理在今年的金价下跌中折戟。由约翰?保尔森(John Paulson)麾下的Paulson & Co.管理的黄金基金出现亏损。资深基金经理Jeffery Vinik 6月份关闭了他的对冲基金,并向投资者返还数十亿美元资金,因此前他押注的与黄金价格密切关联的金矿类股表现疲弱。 全球央行在2009年之前会例行抛售黄金,但在2010年央行成为黄金 买家。这个转变主要由新兴市场央行推动;受大规模贸易顺差影响,这些央行持有的外汇储备迅速增长。 但今年以来,央行净买入黄金的趋势出现变化。由于经济增长放缓,且投资者对发达国家资产的兴趣日益浓厚,新兴市场央行一直在用现金储备平抑经济波动并支撑本币,用于购买黄金的资金则相应减少。 根据汤森路透旗下金属顾问公司GFMS的预期,全球央行2013年的黄金购买量将减少34%。IMF称,央行黄金购买量是在连续两年增长后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