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普(Standard & Poors)周四(4月3日)表示,2013年利润增速放缓对中国主要银行(行情 专区)的信用状况没有实质性影响。2014年,这些银行的贷款质量在经济放缓的情况下可能会继续恶化。
标普分析师廖强表示,随着坏账规模的膨胀,预计2014年中资银行贷款冲销速度将加快。2013年信贷减值支出的上升表明情况在恶化。但他说,中资银行在标普设定的中国经济下行的情境下仍有足够的利润和贷款损失准备来应对可能出现的信贷损失。标普预计,有20%至25%的可能性,2014年中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或降至6.1%,2015年降至6%。
廖强称,未来两至三年,那些产能过剩行业(比如钢铁(行情 专区)行业)的坏账料将增加,他们预计,一些银行将通过冲销和出售坏账等多种工具更加积极地控制不良贷款。
总体来看,去年中资银行通过冲销和出售坏账加大了对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共处置不良贷款人民币713亿元,增长165%。
标普预计,中国政府务实的政策回应将令银行不良贷款的压力保持在可控水平。过去几年积累的庞大资产损失拨备(是不良贷款水平的三倍)也给银行业应对不断增长的不良贷款提供了另一个缓冲。
虽然2013年信贷减值支出上升,但它们仍处于低位,而且基本符合标普的预期。由于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贷款质量下降。除一家银行外,其余银行的新贷款损失准备金均有增加。这家银行便是中国农业银行(行情 股吧 买卖点),由于此前一年的比较基数高,该行的贷款损失准备金下降了5%。除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行情 股吧 买卖点)之外,2013年中资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小幅上升。
2013年中国正在进行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继续令银行的息差面临温和压力。但2013年第四季度,银行业的净利息收益率较前一季度平均上升了9.7个基点。在标普看来,这只是暂时性的逆转,主要受到银行理财业务的影响。标普认为,如果将银行处于表外的理财产品视为定期存款,那厶银行的平均融资成本将上升20-30个基点。
中国银行(行情 股吧 买卖点)是唯一的例外。2013年该行的利润率上升,主要得益于其大规模的外汇业务以及海外分支机构息差的改善。中国建设银行公布的净利息收益率没有变化,但其他五家银行的净利息收益率均有所收窄。
平均生息资产的增长提振了中资银行业的收入,弱化了净利息收益率收窄所带来的影响。相比之下,银行业的净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实现了增长。
标普预计,未来几年多数主要中资银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