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始终不渝地“逢低吸纳”黄金 |
发布日期:11-01-31 08:50:29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 |
以往从未爽约的白雪,而今却被南方美景迷恋,迟迟不愿现身京城。面对通胀压力的中国经济就像南冻北旱的天气———调控两难。 北京C B D,大望路的一家酒店,《经济参考报》记者早早地来到大堂,在这里将对国务院参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进行采访。就在比约定时间晚了5分钟的光景,从酒店大门健步走来一位身材消瘦、神采奕奕颇有风范的学者,上前紧握着记者的手连声说道“抱歉,抱歉,来晚了,没想到这么堵车。”没有傲慢的神情,没有居高临下的话语。当记者夸奖他身材保持得好时,他用那夹杂着上海口音的普通话幽默地说:“还好,还好,这全拜托糖尿病带给我这么一副好身板。”一席话逗得在场人大笑,就是在这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夏斌就其新著《中国金融战略:2020》相关内容接受了《经济参考报》记者的专访。 “2020”中国金融大开放的临界点 “白皮书”,这是《经济参考报》记者拿到《中国金融战略:2020》的第一感觉。不仅仅是白底黑字简约封面的直接印象,更是国之策士的深厚背景。虽然这不是出自官方的“白皮书”,但其蕴含的深远含义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学术著作。 书名中的“2020”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个时间点的意义何在?这是记者抛给夏斌的第一个问题。 “2020年只是表明一段时期的概念。”夏斌说“这本书探讨的是中国金融战略,也就意味着10年时间,中国应该而且能够基本完成书中拟定的金融战略任务。” “2020年也是我国金融大开放之前这一‘战略过渡期’结束的象征”夏斌坚定地说。 紧接着夏斌向《经济参考报》记者介绍选择2020年为中国金融大开放临界点的理由。 首先,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势头较好,特别是在危机后世界金融格局重组中,中国整体的金融实力不是下降了,而是相对提高了。再用10年时间的努力,应该有条件实现中国金融的更大开放。 其次,美国这轮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与金融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今后又一个30年中的前10年,中国经济必然是大踏步发展,这个10年是奠定21世纪中叶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基本地位的重要机遇期,也是中国市场经济制度基本完善的重大历史时期。因此,理应要特别看重前一个10年。中国只有进行特别而全面的谋略、精心的策划,对金融发展中的短期制度、长期制度以及长短期制度衔接的安排作出认真部署,才能确保中国经济能在今后的30年特别是后20年中,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所以,特别有必要以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