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黄金交易所疯狂薅“羊毛” |
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在全国遍地开花,亦成为此次交易所整顿风暴的“重灾区”。这种“艺术品份额化交易”模式,将经过估值的艺术品细拆成若干等份发售,并采取类似股票的方式上市交易,在楼市与股市低迷中,此“艺术品股票”的吸金能力大显神通。 然而,“38号文”一出,一批文交所即停牌整顿,“摇钱树”一夜之间变成不合规产物。《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今天就各地文交所的未来命运进行个案调查,发现它们正各寻出路,而这些出路合规与否,尚有待整治重拳砸下。 另外,我们编发了“山寨”黄金交易所一名交易员的自述,向读者展示这类“山寨”交易所是如何从客户身上巧取豪夺的。 俗话说“羊毛出在羊身上”,那么层出不穷的各种交易所利益链背后,正是庞大的客户群在“供应”羊毛,其中的内幕究竟如何呢?《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最近采访了一位黄金交易员,从他的自述中,你或许能找到答案。 这位黄金交易员对记者说,由于A股市场经常一片惨绿,很多人觉得玩A股“不给力”,当天买入次日才能卖,而且还有10%的涨跌幅限制,也“不刺激”。很多黄金投资公司抓住这一点,不断宣扬黄金投资的好处,吸引客户进来。2011年初,他刚接触黄金市场,便进入XX金汇投资有限公司,很兴奋,一度以为找到了一条通往财富爆发的捷径,最后却发现这是一条“不归路”。 他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招聘陷阱 XX金汇投资有限公司招收很多业务员来跑客户,这些业务员每天要接受公司“导师”的培训,培训内容除了黄金的基本知识和公司的基本要求之外,更多的是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向业务员灌输黄金行业如何好如何赚钱。“导师”总会眉飞色舞地讲谁谁1个月赚了多少,谁又翻了几十倍,甚至还亲自打开账户,演示其“战绩”。非常有吸引力的数字,加上独特的交易规则:T+0交易,杠杆交易,保证金交易,双向交易,一想就十分刺激。一来二去,很多听众会对这个平台深信不疑,信心满满地把自己的积蓄投进去,进行黄金买卖。 公司还以操盘手和储备干部的名目招收一些人才。但是要成为操盘手和储备干部,不仅学历要求高,而且对“业务水平”的要求也很高。被招进来的初级操盘手要想转正,就必须达到公司的转正要求。所谓转正要求,就是要求操盘手投入一定资金,然后用这些资金进行操作,达到公司既定的盈利目标和操作手数。因为很多黄金投资公司是依靠操作的手续费赚钱的,手数越多,公司赚的钱也就越多。 公司招来的初级操盘手经过简单培训后,就会有“导师”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