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是否降落伞 钻石能否恒久远 |
以黄金和钻石象征爱情和幸运,意在可靠持久。而对投资者而言,未必如此。 中国央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在中国央行主管的《金融时报》上说了一个有趣的观点。他在建议中国政府寻求黄金价格高位振荡中的相对低点择时收购黄金资产时,顺便提到:国际黄金价格2011年的走势表明金价已偏离其商品价值,而黄金的投资价值越来越成为其价格的主导力量。听上去不错,然而转念一想,说明黄金的消费需求下降了,价格波动可能放大。 现在,即使公认为避险工具的黄金,也不一定是“黄金降落伞”。看看印度吧。2010年,印度是全球黄金戒指及其他黄金首饰的最大市场,占到了世界黄金总需求量的19%。但受印度高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速放缓双重因素影响,印度卢比汇率大幅走低,今年迄今印度卢比兑美元已贬值18%此外。印度央行决定维持利率不变暗示该国利率已经触顶,导致印度卢比面临更大下行压力。由于印度卢比贬值,印度国内黄金饰品价格上扬。今年年初以来,以美元计价的金价上涨了13%,而以印度卢比计价的金价更是飙升了34%。 此时,黄金消费需求显露出它的弹性。据世界黄金协会称,今年第三季度,印度人对黄金首饰的需求同比减少了26%。尽管黄金投资需求同时上升(据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称,印度人对金条的需求在2010年大幅增加,并可能在2011年再度上升),但投资需求仍仅是印度人对黄金消费需求的一半。那么,在那些货币升值的经济体,黄金消费表现如何?受益于人民币升值,中国金价在过去5年仅仅上涨了一倍(印度上涨了两倍)。据媒体报道,今年第三季度,中国对黄金首饰的需求已经超过了印度。中国最大珠宝零售商之一周大福的新上市与大扩张就是最好证明。但是,单纯买入黄金饰品的中国人也不会全然不顾金价走高的现实。值得注意的是,投资需求对价格更敏感(黄金市场上周刚刚大幅波动)。如果今年没有各国央行购买黄金的支撑因素,金价走势还会有更多可能性。 再看钻石。我认同《华尔街日报(博客,微博)》最近一篇文章的分析。高级别真钻也许确实很稀有,但对钻石的需求无疑是营销的结果。20世纪中叶,西方国家形成一个潮流,订婚必须要有一枚钻戒。待西风东渐,印度和中国的准新娘也纷纷要求钻戒为聘。控制着全世界约三分之一钻石供应的De Beers估计,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40%的中国女孩结婚前会得到一枚订婚钻戒(这肯定不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有中国媒体报道,2010年前三个月,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买家从世界钻石交易中心比利时的安特卫普购买了总计7.37亿美元的钻石。 新兴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