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黄金储备逐步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
发布日期:09-12-16 08:37:21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期货日报 作者: |
2009年下半年以来,黄金日益成为大宗商品市场中被关注的主角。国际上围绕黄金和美元的讨论沸沸扬扬,总的来说看多黄金的论调占绝对多数,相应美元贬值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国际黄金期货价格的不断走高,美元对世界其他主要货币贬值超过15%也为这种论调提供现实的依据。 不可否认,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各国通过普遍降低利率释放流动性来冲减不良资产泡沫的货币政策不失为解决危机的好办法。从我们中国的国情出发,现行的低利率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帮助政府达到8%的经济增长率的预期。但是,如果我们联系当今世界的金融环境,以美元为主导的结算货币的趋势和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现状,中国以美元为主要外汇储备的结构给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隐患尤其让人担心。先不论美元贬值给外汇储备造成的损失,中国作为目前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第二大贸易国,要想保护本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扩大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话语权,就必须在削减美元比重的同时,增加更加安全稳定的国际流通货币储备。 黄金,在弱势美元背景下,不仅是中国的选择也是世界各国政府的选择(印度央行日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购买200吨黄金,约为后者拟售黄金总量的一半,国际金价为此一度突破每盎司1100美元的心理关口)。黄金储备不仅是一种金融资产,更是一国货币的终端支付能力的体现。人民币的国际化需要中国继续保持强大的GDP和贸易增长性,更需要自身可流通资源的丰富储备——尤其是黄金。 很多年以来,各国已经习惯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收支体系。其实,美元的信用体系在1970年以后已经解体。原因就是美元与黄金脱钩,违背了二战之后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时美元兑换一定量黄金的承诺。但是,由于美国掌控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三大世界贸易金融支柱组织,依托二战建立起的世界政治,贸易和金融霸权,美元依然是信用货币时代的首选储备货币。这期间,除了两次石油危机、两伊战争、海湾战争等不安定的政治因素造成黄金价格的大幅度上升,在其他的年份里,黄金这一昔日的货币之王一直被边缘化。 按照,美国金融界的说法,黄金不适应当今时代的经济发展规律。因为黄金的产出速度无法跟上经济发展速度,容易造成货币稀缺而形成通货紧缺拖累经济发展;黄金在国际贸易中交易成本太高;各国黄金计价不统一等问题,所以断定黄金已经失去货币属性,仅是一种装饰品和工业品原料。 事实果真如此吗?即使是对的,为什么全球经济大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