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通货本色决定了黄金2025年会涨至1980美元 |
黄金的供求关系,生产成本,以及各个大国货币发行量的巨量增加和累积,决定了未来的金价趋势。未来十年,即在2025年前,国际金价仍有可能突破2011年创出的每盎司1980美元的历史天价。 □汤闯新 进入2014年,国际金价出现了一波大反弹,金价的走势又撩拨起了太多人的关切。 国际金价去年的大幅回落,曾引发各国尤其是亚洲民众的抢购热潮,有人指责民众购买黄金“是一种迷信行为”。这种指责是不懂金融逻辑常识的表现。各国民众之所以抢购黄金,是基于黄金至今还是全世界流通的硬通货的基本判断。 从法律的角度看,国际货币体系的黄金非货币化是在1976年,那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修改后的新《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又称牙买加协定)中正式宣布:黄金不再作为货币定值标准,废除黄金官价,黄金可在市场上自由买卖;取消IMF必须用黄金支付的规定;设立特别提款权代替黄金用于会员国与 IMF之间的某些支付。 黄金虽然从此在国际法律上已不是货币,但黄金至今还是比任何国家货币更具有内在价值的硬通货,是比任何储备货币更安全的具有储备功能的实际货币,却是谁都无法否认的事实。这是由于黄金与人类社会生活结合以后,已具备了难以解除的经济属性,还由于黄金成为人类用于衡量其他商品的经济价值尺度的恒定物,具备了“天然货币”的属性,更在于任何国家的纸币,从长期看都具有不可预测性。 黄金的恒定性和稀缺性,是人们至今仍坚信其货币功能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化学与物理科学还不怎么发达的古代,人们凭着在长久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得到的最朴素的感性知识,极为深刻地认识到了黄金恒定不变的自然品质,万古不腐亘古不变的恒定性特质,使黄金成为货币最好的原材料。自古就有很多拥有黄金原材料的国家,不约而同地选择黄金作为国家货币。当黄金成为货币之后,黄金的经济属性地位就再一次得到升华,黄金的社会地位也随之提升,至今无法改变。 而纸币就从来不曾有过这样的恒定性。不妨查一下,IMF建立时的一揽子货币中的二十几种货币,现在还继续存在并流通的还有几种?在曾经是超级大国的前苏联,卢布原来也是极坚挺的,可突然之间也会变成几同于废纸!更别说现在很多国家发行的纸币的票面数字及其发行量,太容易被人随意操控。比如当今国际金融货币体系中最大的国际储备货币美元,美国人想发行多少,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发行多少。而黄金不仅不可能无限生产出来,而且,无论世界变化天翻地覆,无论自然变化海枯石烂,不管放在哪里,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