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步入漫漫寻底路 |
发布日期:13-07-01 16:18:42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新金融观察 作者: |
尽管黄金价格已经接近开采生产成本,但筑底之路仍显得遥遥无期。 由于最近一段时间美国经济数据表现良好,市场担心美联储可能提前减少购债的规模,各大投行也纷纷调低黄金价格预期,看空氛围愈发浓重。上周国际黄金价格再次经历了一轮快速下跌,1300美元/盎司关口告破后,金价快速逼近1200美元/盎司,国内黄金期货价格也跌破了250元/克。在黄金价格逐渐接近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之时,该不该抄底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看多看空两相宜? 上周多家国际著名投行一致下调了对未来金价的预期,较为乐观的摩根士丹利将2013年全年平均金价预期由每盎司1487美元下调到1409美元;而高盛则预计今年平均金价将跌至每盎司1300美元,较上一次的预测大幅调低了10%,并认为2014年金价将进一步下跌;瑞士信贷预测则更为悲观,其认为今年年底时金价将跌至每盎司1150美元。 国都期货宏观经济研究总监李健认为,黄金市场看空情绪已经占据主导。美国近期一系列的数据表明经济在稳步健康复苏,美联储已经暗示将在今年晚些时间减少购债规模,货币政策退出正在逐步进行,此前为金价上升提供最大动力的货币宽松条件不复存在;近期美国股市重拾升势,市场的风险偏好逐渐好转,资金纷纷涌入股票等高风险资产。此外,芝加哥商业交易所6月21日上调黄金期货交易保证金25%,这对资金紧张的黄金多头来说更加不利,将增加资金占用成本。 虽然看空成为市场的主流,但也有分析人士持不同的意见。格林期货研究员刘波认为,今年以来黄金的下跌过于剧烈,固然基本面因素较为利空,但更多是空头资金炒作,黄金价格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超跌。全球货币环境仍较为宽松,虽然美国货币政策有收缩的迹象,但日本、欧洲等经济体仍保持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即使美国的货币政策开始收缩,资产负债表规模也很难回到2009年的水平,但金价却已经跌到了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因此货币因素并不能完全解释金价的下跌。 刘波向新金融记者表示,黄金下跌的主因是资金的逐利性,在金融危机期间黄金投资是风险收益比最好的品种,因而受到资金的青睐,而随着货币政策退出以及股市的转好,黄金不再是投资的最佳选择,于是黄金头寸开始遭到抛售,近期ETF的数据就说明了这一观点。全球最大的黄金ETF—SPDR Gold Trust 6月25日的黄金持仓量再次大幅减少16.23吨,目前持仓降至2009年初的水平为969.50吨。自今年年初以来黄金ETF已累计外流565吨,这一数据比去年各国央行购金总和还高出 |